参加完陈毅追悼会,毛主席让江青扶宋庆龄上车,宋:主席真是聪明

emc平台入口

emc平台入口

  • 首页
  • emc平台入口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emc平台入口 > 新闻动态 > 参加完陈毅追悼会,毛主席让江青扶宋庆龄上车,宋:主席真是聪明

    参加完陈毅追悼会,毛主席让江青扶宋庆龄上车,宋:主席真是聪明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0:42    点击次数:96

    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
    前言

    1972年1月6日,陈毅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71岁。

    而在1月10日陈毅的追悼会当天,不仅毛主席出席,就连许久未曾露面的宋庆龄也来到了追悼会的现场。

    追悼会结束后,宋庆龄因为身体原因先离开,毛主席就将她送到了门口。

    看着宋庆龄即将远去的背影,毛主席对身边搀扶自己的江青说道:“你快去扶先生上车。”

    江青便马上走到宋庆龄跟前,搀起她的胳膊,将她送上了车。

    宋庆龄对于江青的举动一时间也有些错愕,但看了看身后正在向她招手的毛主席,顿时明白了其中的用意。

    汽车发动后,宋庆龄便对着身边的随行秘书说:“毛主席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啊!”

    那么,毛主席为什么要这么做?宋庆龄为何会说毛主席是个聪明人呢?

    毛主席对宋庆龄无比尊敬

    1949年春,宋庆龄迁居到了上海。

    新中国成立之后,宋庆龄作为新中国的副主席,从事妇女儿童相关的一些工作,偶尔也会承担一些接待外宾的工作。

    1963年,由于经常需要在北京开展工作,宋庆龄从上海搬迁到了北京后海北河沿46号。

    在这里,宋庆龄依然尽心工作,为新中国的妇女解放和儿童福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    从宋庆龄来到北京,一直到她去世,她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相当骄人的成绩。

    而在与毛主席长期的合作之中,二人也更加坚定了彼此之间的信赖和友谊。

    宋庆龄从身边人的口中得知主席有在床上办公的习惯后,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,她亲自挑选了一个大棉枕头让人给毛主席送过去,毛主席收到后非常感动。

    但是毛主席却舍不得靠着它来办公,于是便让人收藏起来,一直到毛主席去世都没有使用过。

    1957年冬天,宋庆龄因为工作的关系要在北京住上一段时间。

    毛主席得知宋庆龄要来非常高兴,当时正值北方居民家家囤白菜的时节,毛主席便让人给宋庆龄送去一些大白菜。

    当宋庆龄来到北京的宅邸后,发现院子里的大白菜同样非常高兴,立刻修书一封感谢毛主席的馈赠。

    在这背后,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谊,亦是共产党人清廉待人的缩影。

    毛主席无论在何种场地,但凡见到宋庆龄,总是会热情地称呼她为国母或者先生。

    在毛主席的眼里,宋庆龄不仅仅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孀,更是孙中山先生遗志的继承者,同时也是我党和他个人的好朋友、好战友、好同志、好老师。

    1972年在参加陈毅追悼会时,毛主席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宋庆龄了,此次得见自然是感慨万千。

    而毛主席回想起1949年宋庆龄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时自己扶她下车,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。

    人生苦短,唯有回忆最为真切,在加上二人迄今为止的深厚情谊,故而毛主席安排江青代自己扶宋庆龄上车。

    再者在之前的一次宴会上,江青敬酒,却将宋庆龄忽略了,宋庆龄自然没有放在心上,但毛主席却一直记得,并想找机会向宋庆龄道歉。

    于是便有了这一幕。

    宋庆龄又怎会不知道毛主席的良苦用心,故而上车后才会对秘书说:“主席真是绝顶聪明的一个人。”

    而长期的革命过程中,宋庆龄也与共产党人结下了深情厚谊。

    我党与宋庆龄结下的深情厚谊

    众所周知,宋庆龄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夫人,他们于1915年结婚。

    此后的十年间,宋庆龄一直陪伴着孙中山先生,见证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理念的转变。

    更见证了他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思想的诞生,并深受影响。

    在孙中山先生的坚持下,国共第一次合作顺利达成,宋庆龄也通过孙中山先生知晓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些主张,并对共产党人怀以殷切的期盼。

   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,她开始在上海独居,但依旧密切关心着民族解放事业。

    1925年5月15日,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关闭工厂,停发工人工资,还打死打伤工友。

    刘少奇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被组织派往上海,参加上海总工会的领导,五卅运动也逐渐拉开帷幕。

    那时年轻的刘少奇凭借一腔热血,多方游说,但还是收效甚微。

    不过他万万没想到的是,此时的宋庆龄已经关注到了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。

    五卅运动中,宋庆龄走上街头,为五卅运动摇旗呐喊,她还组织了“五卅事件失业工人救济会”,救济失业工人,以自己的切实行动声援这场运动。

    五卅运动之后,刘少奇和党内的一些同志赶往广州,预备在这里发起省港大罢工。

    当时共产党人虽然已经在人数上有了很大的提高,但是在经费上却有些捉襟见肘。

    宋庆龄知道之后,再次对刘少奇伸出援手。

    她为了这次运动筹集善款,随后又将筹集的十万美金寄给了刘少奇。

    1927年,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,宋庆龄惊闻后,认为他已经违背了孙先生革命的初衷。

    在随后的几天内,宋庆龄连续发布多篇文章强烈谴责蒋介石的行径,并对中国共产党的遭遇表示同情。

    刘少奇知晓后,马上第一时间作出回应,他在湖北的工会大会上公开声明支持宋庆龄。

    不过宋庆龄对于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动依然无力阻止。

    但她没有就此放弃,而是利用自己的身份,向我党提供帮助。

    当时的上海是蒋介石势力的核心区域,同样也是那段时期我党地下工作开展最密集的地区。

    刘少奇的发妻何宝珍为了配合党的工作,带着一对儿女刘爱琴和刘允若留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。

    然而,由于特务的追捕以及叛徒的告密,1934年何宝珍被残忍杀害。

    这样一来,她和刘少奇的一对年幼儿女,在上海过上了漂泊无依的生活,幸好何宝珍的房东太太收留他们才免于流落街头。

    但房东太太的生活也并不宽裕。

    这件事很快被宋庆龄知晓,她毫不犹豫的伸以援手。

    从那之后,孩子们每个月都可以从宋庆龄这里领到一笔钱,用于支撑他们在上海的生活。

    宋庆龄与刘少奇的故事,也只是她与我党众多人士深厚情谊的缩影。

    在解放前的各个阶段,宋庆龄从民族大义出发,为我党提供了多次帮助。

    土地革命时期,上海每天都有地下党员被捕并被残忍杀害,宋庆龄便是在这一阶段不断发动名流营救一些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。

    1932年,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,被上海租界的巡捕房警员抓捕。

    尽管此刻的陈独秀已经不再担任领导职务,但依旧在党内有比较高的声望,于是宋庆龄就发动上海名流,将陈独秀成功营救出来。

    1933年,在上海治疗腿伤的陈赓,被国民党特务发现,不幸被捕。

    他在上海中央局担任重要职位,宋庆龄得知后,再次发动名流成功将陈赓营救出来。

    而在红军主力经过漫长的长征,终于在陕北会师后,宋庆龄看着手中的报纸长舒了一口气。

    但随后又意识到陕北条件艰苦,一下子多了将近四万红军,当地一定难以支撑。

    果然没过多久,她就收到了毛主席的亲笔信,希望她可以帮助陕北红军筹措一笔钱款用于军资。

    当时宋庆龄将自己掌管的多个社会组织的资金进行了归拢,在减去正常开支后,硬是挤出了五万美金的巨款,并将这笔钱托上海地下党安全送到了延安。

    有了这笔款项,陕北红军得以购置军用物资,安全度过了那段艰难时期。

    毛主席收到这笔钱后,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亲笔信,为了避免引起国民党的注意,毛主席在信中并未写明这五万美金的事。

    而是将接下来准备团结抗日的事情告知宋庆龄,并在信中表达了对宋庆龄的尊敬和谢意。

    当宋庆龄了解到中共有意再次和国民党合作后,她站在民族存亡的角度审时度势。

    认为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案更符合国情实际和民族意愿,便以国民党中央委员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,在会上积极呼吁联共抗日的主张。

    在解放战争时期,当蒋介石对山东、陕北两大解放区发动重点打击的时候。

    宋庆龄与上海的爱国人士便筹集了将近400万美元的医药物资,并全部送到了山东解放区,有力支持了山东解放区的作战。

    1949年4月,解放军成功解放上海,宋庆龄再次将积攒下来的300吨物资交给了解放军。

    其对革命的奉献,为民族解放做出的努力足以彪炳史册。

    如此一来,与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战友情谊的宋庆龄。

    而宋庆龄对于毛主席的感情更是深厚。

    毛主席去世后宋庆龄终身怀念

    从1963年开始,宋庆龄就在北京的宅邸内深居简出,除了必要的会议和工作,基本很少出门。

   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976年。

    这一年,周总理、朱德和毛主席相继离世,宋庆龄自然同样悲痛万分。

    事后,她在给自己的朋友杨孟东的书信中悲痛写道:

    “一年之内逝去三个极好的朋友对我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悲痛,他们三人于我更像是兄弟一般,生命不能永存,何其可悲!”

    对于毛主席的逝世,宋庆龄更是悲痛欲绝。

    9月18日,在天安门广场主席的追悼大会上,她拖着沉重的病体前来送主席最后一程。

    但当时宋庆龄本人也已经重病缠身,就连站立都十分困难。

    华国锋等人了解到宋庆龄的身体状况,便让她坐着参加完整场主席的追悼会,而宋庆龄也成为主席追悼会上唯一一个坐着的人。

    宋庆龄与毛主席岁数同庚,他们是亲密的战友,更一同见证了历史上许多重要时刻。

    毛主席先宋庆龄一步而去,这让她的内心百感交集。

    所以1977年12月,在毛主席诞辰之际,病榻之上的宋庆龄写下了《追念毛主席》一文,以此表达她对这位挚亲战友的无限怀念。

    毛主席逝世五年之后,宋庆龄也因病在北京离世,这位传奇而又伟大的女性最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。

    在宋庆龄弥留之际,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曾去探望她。此刻的宋庆龄唯一所念便是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    其实早在建国时,宋庆龄就提出过要入党。

    但毛主席出于大局考虑,认为她作为党外人士参加工作更方便办一些事情,故而委婉拒绝了宋庆龄入党的请求。

    不过宋庆龄深刻感受到共产党宗旨的感染力,以及共产党人全心为人民服务的理念,早已心向往之。

    当王光美将宋庆龄的志愿上报给党中央,邓小平等人经过讨论后决定正式收纳宋庆龄入党。

    宋庆龄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终于实现了她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心愿。

    依从宋庆龄的遗愿,她被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,父母的墓地旁。

    在宋庆龄生前,她还念叨着:“到北京是上班,在上海才是回家。”

    结语

    在党内很多老同志们的心中,宋庆龄是一位好同志、好战友,她的历史功绩不容磨灭,她的人性光辉将闪烁千古。

    而在受宋庆龄关照的孩子们心中,她是永远的“宋妈妈”。

    她与孙中山先生伉俪情深,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一直未曾改嫁,一生无儿无女,新中国成立后却为妇女解放和儿童福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
    宋庆龄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“国母”,在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,致以崇高敬意!



    栏目分类